天然氣處理廠氣動隔膜泵技術改造及實驗應用
發布時間:2019-03-25 發布作者:
本文主旨:由於輸送介質為含烴汙水或黏性流體,天然氣處理廠部分機泵流量低、輸送效率不高,且汙水離心泵啟泵時易造成地麵汙染,備件的頻繁更換易造成能源浪費;而隨著隔膜泵技術的不斷進步,隔膜泵已廣泛應用天然氣處理廠。針對氣動隔膜泵的技術改造進行了實驗分析,對其使用效果進行了歸納,並與天然氣處理廠其他類機泵進行了實驗比較,客觀評價隔膜泵在天然氣處理廠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表明,啟動隔膜泵對於水質較差的環境具有較好的運行效果,能顯著降低電能損耗和後期維修費用,提高生產效率,具有節能、安全、環保的優點
隔膜泵作為一種新型輸送機械,適用於各種腐蝕性、帶顆粒、高黏度、易揮發、易燃、劇毒的液體[1-2]。在噴漆、陶瓷業中隔膜泵已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而在其他的一些行業中,像環保、廢水處理、建築、排汙、精細化工中正在擴大使用,並具有其他泵不可替代的地位。由於隔膜泵具有泵不會過熱、不會產生電火花、可以通過含顆粒液體、流量可調節、具有自吸功能、可以空運行、無需潤滑、維修簡便、便於移動、泵效較高等特點,在天然氣處理廠使用較多;目前使用氣動隔膜泵的區域主要有:汙水處理均值調節池汙水提升泵、含醇汙水提升小泵、供熱站注油泵、增壓站廢潤滑油泵等。1氣動隔膜泵技術改造情況
1.1改造前裝置存在的缺點
長慶油田采氣三廠第四處理廠機泵改造項目中涉及的改造機泵為汙水處理單元均質調節池汙水提升泵2台、卸車區含醇汙水井汙水提升泵1台、增壓站廢潤滑油泵1台及供熱站注油泵1台,共計5台。改造前後設備相關參數見表1,其中均質調節池、含醇汙水小池汙水提升泵、廢潤滑油泵均為離心泵,供熱站注油泵為齒輪泵。以上泵體在運行過程中由於輸送介質為含烴汙水或黏性流體,導致其流量低、輸送效率不高,且汙水離心泵啟泵時易造成地麵汙染。為提高生產效率,結合現場機泵運行情況,改為氣動隔膜泵,以改善泵流量不高、汙染環境的狀況。
1.2裝置改造措施
1)均質調節池汙水提升泵。改造前使用的無密封自吸泵實際流量達不到工作需要,且清理泵進口濾網及泵體工作繁瑣,日常維護不便。由於汙水提升泵出口未加裝
電磁流量計,不能直接計量。采用兩種數據采集方法進行估算,實驗采集數據原理見圖1,實驗采集數據見表2。
第一種方法:當均質調節池液位一定時,停運回注係統使淨化水罐液位固定,對自動過濾裝置進行反洗後排至均質調節池,記錄液位下降液位高度;淨化水罐液位曆史曲線見圖2。啟動隔膜泵,當均質調節池液位與反洗前相同時,記錄所需時間,從而得出該泵的排量。根據液位下降核算隔膜泵流量為24.3m3/h(淨化罐底麵積為53.3m2)核

算隔膜泵的排量為23.452m3/h。由此可見,針對雜質多且成分複雜的汙水易造成管路堵塞的情況,氣動隔膜泵可通過顆粒且流量可調。
第二種方法:停運卸車池轉水泵,停運回注係統,當均質調節池液位達到一定範圍時,啟用隔膜泵,觀察除油罐的液位變化,根據隔膜泵啟停時間及除油罐液位變化計算排量。實驗前後除油罐液位變化如圖3所示。核算隔膜泵的排量為20.87m3/h。
2)含醇汙水小池汙水提升泵。改造前泵不上量,每次需接臨時泵將汙水池雜質抽入含醇汙水池,常有泵體內雜物堵塞情況。
3)增壓站廢潤滑油泵。增壓站廢潤滑油泵改為氣動隔膜泵投用後,回收廢油1次,共計回收20桶,用時50min,平均2.5min回收1桶油(容量為209L),核算排量為5.016m3/h。此外,增壓站加潤滑油臨時泵也采用氣動隔膜泵,夏季加1桶油的時間為1h,冬季潤滑油黏度較大,加1桶油品所需時間為2.5h。
2氣動隔膜泵與其他形式泵性能對比分析
1)維修頻次。相比較之前所采用的離心泵而言,氣動隔膜泵的維修頻次大幅度降低,無需每天清理泵進口濾網、拆泵體清理雜物,從而減少操作人員勞動強度。
2)操作維護。氣動隔膜泵在長慶油田采氣三廠第四處理廠使用期間,用於各種惡劣介質。泵體沒有摩擦無磨損無發熱適應於各種環境,抽送泥漿、雜質時對泵磨損甚微;體積比較小移動方便,可以在特殊空間進行作業;不需灌引,水流動寬廣,通過性能好;操作方便、工作可靠、開停隻需簡單地打開和關閉氣體閥門,即使由於意外情況而長時間無介質運行或突然停機,泵也不會因此而損壞,不但超負荷時泵會自動停機、具有自我保護性能,而且當負荷恢複正常後又能自動啟動運行[3-4]。
氣動隔膜泵結構簡單,沒有軸封,沒有動泄漏,維修保養方便,故障頻率低,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操作便捷、可以移動使用的特點,可以將其用在具有壓縮空氣條件下的特殊液體介質和特殊場合中[5-6]。
3試驗應用評估
無密封自吸泵在汙水卸車和處理區域運行的故障主要是汙泥、雜物、油份較多造成的流量低、甚至無流量;而運用氣動隔膜泵後,未對之進行任何零件維修更換,證明其對於水質較差的環境具有較好的運行效果。從能量消耗來看,各隔膜泵改造前能量消耗見表3,電費按照工業用電算,約0.5元/kWh。
改造後,氣動隔膜泵主要消耗驅動氣,驅動氣由空壓機提供,由於空壓機額定功率90kW,生產空氣1020m3/h。製氮裝置額定製氮量為300m3/h,第四處理廠氮氣消耗點全部投運時較大消耗氮氣量約為210m3/h,低於額定製氮量,且每天使用時間有限,不會增加空壓機的負荷,故電能消耗幾乎不會增加。因此相對比改造前,在能耗方麵,隔膜泵每年可節約1.5萬元電費。
此外,由於汙水中的雜質多且成分複雜,管路易於堵塞,這樣對電泵就形成負荷過高的情況,電動機發熱易損。而氣動隔膜泵可通過允許直徑的顆粒且流量可調,管道堵塞時自動停止至通暢後恢複運行。
若使用柱塞泵生產,按照回注壓力10MPa、柱塞泵運行頻率為80%計算,則柱塞泵較高回注量為20m3/h;而隔膜泵按回注量為10m3/h繼續計算。考慮電能消耗、維修費以及設備成本來看,使用柱塞泵與使用隔膜泵的成本對比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汙水回注係統由於柱塞泵的密封性差、故障頻繁,能耗高,容易造成工作環境汙染及能源浪費;隔膜泵盡管初期投資較大,但是後期能顯著節約電費和維修費,長期使用總成本逐漸接近柱塞泵並較終低於柱塞泵,且能明顯提高了生產效率。
4結束語
通過研究分析天然氣處理廠氣動隔膜泵的運行工況,並進行了相關技術改造和試驗應用,從氣動隔膜泵的流量、能耗、成本等性能參數可以看出,氣動隔膜泵具有結構簡單、維修保養方便、故障頻率低、易於移動使用的優勢,能夠將其應用在具有壓縮空氣條件下的特殊液體介質和特殊場合中。若天然氣處理廠要長期生產5年以上,氣動隔膜泵在成本方麵較目前普遍使用的柱塞泵也具有優勢。也可以進一步研究氣動隔膜泵不同材質進行組合,以滿足其他行業各種特殊流體的輸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