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蒸汽鍋爐自動上水控製裝置
發布時間:2019-03-25 發布作者:
某後勤單位使用一台蒸汽鍋爐,為生產和生活供熱。鍋爐原設計為燃煤,後經技術改造為燃燒原油。如此以來火力倒是強勁了,但因為不具備自動上水控製裝置,完全依靠工人給鍋爐及時加水。當班工人曾在夜裏因困乏發生過幾次燒幹事故,存在嚴重的事故隱患。為此,領導要求為鍋爐增加自動上水控製功能。
筆者會同設備管理人員,進行現場勘察發現,該鍋爐是通過安裝在鍋爐左右兩側的2個
玻璃板香蕉视频在线网址,由操作工人通過目測來判斷水位高低。其原理是安裝在水位觀察窗一側的小日光燈,光照映射在玻璃窗內,玻璃內壁的一個空心浮球,會隨著鍋爐內的水位高低而上下浮動。鍋爐操作工根據這個浮球位置來判斷水位高低,操作水泵控製按鈕,適時為鍋爐加水。
單位領導要求因地製宜,就地取材,在不耽誤生產的前提下,盡快完成鍋爐自動上水改造工作。如此一來,單片機、PLC等其它水位控製方案就排除在改造這台老舊設備之外了。
接下來首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取得水位號。由於該鍋爐是蒸汽鍋爐,內部充滿了高溫高壓的氣體,浮球法控製水位無疑是行不通的;如果采用普通電極來探測水位,既不便於裝配電極,還會因為內部潮濕的蒸汽使探測電極失靈。經過反複研究,決定采用光電探測水位方式。其水位探測裝置。
在水位觀察窗的右側,安裝兩隻光電二極管,分別由上下兩隻光電管檢測水位高低。光源仍然利用原先的燈管。當浮球擋住上麵的光電管時,輸出高水位信號;當浮球擋住下麵的光電管時,輸出低水位信號。這樣的改製方法,不對鍋爐內部做任何改動,不影響鍋爐原來的安全性能,所以改造完成後,仍然保留原有的水位觀察功能,以便操作工人監測水位。
為了確保水位檢測準確有效,還需要在另一個水位觀察窗上,安裝一套類似的水位探測裝置,不同的是,隻需要裝一隻光電管,用來檢測極限低水位,把輸出信號送到報警電路中,以電鈴聲報警、斷油熄火的雙重措施,有效控製電路失靈現象的發生。
控製電路(見圖3)工作原理:當水位處於合理區間狀態時,光電二極管D1、D2由於光照而有電流通過,使三極管Q1、Q2反偏截止,Q5亦因無基極電流而截止,繼電器J1處於釋放狀態,常開觸點J1-1斷開,由KM1控製的三相抽水電機不工作。當水位下降到預設低水位時,水位觀察器中的浮球也會隨著水位下降而下降,當浮球遮擋住光照,使光電二極管D2無電流通過,Q2通過R2獲得基極電流而導通,Q5隨之由截止變為導通,繼電器J1動作,KM1閉合,接通水泵電機電源,鍋爐開始加水。隨著水位不斷上升,浮球也跟著上升,當浮球不再擋住D2時,D2有電流通過,使Q2再次變為截止狀態,但是,由Q3、Q5組成的模擬可控矽仍然保持導通狀態,所以鍋爐繼續加水。當水位上升到預定高位時,浮球將遮擋照射在D1的光線,此刻D1無電流通過,Q1通過R1正偏導通,Q4隨之導通,從而導致由Q3、Q5組成的模擬可控矽關斷,J1釋放,KM1也隨之釋放複位,控製三相抽水電機停止工作。之後,水位又將開始下降。當水位下降到預定低位時,電路又將重複上述過程。如此以來,實現了鍋爐的自動上水控製。
為確保上水裝置安全可靠,另設報警與熄火控製環節。相關電路工作原理見圖4。假如自動上水電路失靈,或者別的原因,使得鍋爐水位下降到了極限位置,這時,浮球將遮住照在光電管D8的光線,通過D8的電流驟降,Q6通過R6正偏導通,Q7、Q8組成的模擬可控矽觸發導通,繼電器J2得電動作,其常閉觸點斷開,切斷交流接觸器KM2控製回路,油泵電機停止供油,鍋爐隨即熄火。同時J2-2常開觸點接通電鈴,提示操作工人及明處理故障。
由於改造方案經濟合理,控製電路精簡實用,經過長時間的實際應用,證明該電路維護方便,工作可靠,深得領導及操作工人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